找到相关内容390篇,用时10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噶举派的教义

    收摄,一切烦恼业识暂时解脱,出现“死有光明”,若能如实认此为法身光明,生前证悟本心实相之光明为子光明,临终所现死有光明为母光明,光相融成为此光明母子相会,在光明道中可获得解脱。若不能认识则堕轮回,...物,或无所住,如缘想一件事物,或咒字佛像,或无所住,随心自在。在观的方面则从小乘的观人法无我到大乘的能所空,或缘起性空。以证空性为大手印这是噶当派阿底峡的传规。悟心空只是悟心实相的一分,心有明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2240351.html
  • 藏传佛教史上的“他空见”与“自空见”(续)

    ,一切诸法由自体成就空故,谓自空;诸世俗法虽由自体成就空,然胜义法性则任何时候其自体都不空,其究竟实相从本以来无变易,此自体上由世俗之他——能所戏论空,故曰他空,世俗无谛实,然实相胜义谛则究竟谛实...中观自续派”两种。这样一种系统的总结和细微的划分似应是藏人之专利,宗喀巴大师说:“于雪山丛中后弘时的有些智者给中观宗安立了自续和应成种名言,我想此做法与《明句论》之义理相顺,所以,它可能不是杜撰”。...

    班班多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0542395.html
  • 略评新唯识论

    唯识观印所空,般若观印空故,智光三时依观行判,戒贤三时依教证判,义各攸当,随用无诤。   由此、古唯识义安立无动,退察熊论反多过咎。盖一真法界心言绝故,出世间智不思议故,华严、法华、涅盘、净土诸经...执性内,五法、三自性皆非,八识、无我俱遣,而后乃无智亦无得;唯识宗必夺归依他起性内,了境、造业、持种、转变皆属之,而后成一切所知之依;真如宗必夺归圆成实性内,故起信云:“唯是一心名为真如...

    太虚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65242673.html
  • 以现象学方法分析佛教中观学到唯识学的过渡

    习气俱,前异熟既尽,复生余异熟”。   归纳起来,唯识学认为本识 (广义讲指内识,包括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等六识和末那识)是实有的,《唯识三十颂》说:“由假说我法,有种种...“把大钞票换成小零钱”。我们应当在一种理论出现困难的地方借用另一种理论进行细致分析。譬如唯识学一分家、分家、三分家、四分家之间的争论非常多,现象学对意识结构层次的分析可能...

    李四龙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4144482.html
  • 玄奘与摄论学派

    rdquo;的立场,强调虚妄与分别不同体,分别为能缘的依他起,虚妄为的分别性,因此必须有两层心理建构;同时,他还将“虚妄分别”解释成“虚妄的依他起”,强调...都主张二重二谛,安慧以立名、行、显了三种俗谛来收摄三性,这样自然三无性是胜义谛;第二重是以真实性为胜义谛,分别、依他性为世俗谛。真谛以分别性、依他性是俗谛,真实性是真谛;以三性为安立谛,以三无性为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0445001.html
  • 心性“光明”论

      明增相云何?谓体离,无诸身语,犹如秋季日光周遍。如是极明无垢自性,缘一切法,是第二普贤菩提心,即第二次善空之相。   《五次第教授善显炬论》卷十云:“由最光明如同日光,故曰明增。由明及风俱空灭...母续又称“胜慧续”,以《胜乐》为主经,重修明点及大乐。不二续以《时轮》为主经,重方便智慧双运、空乐双运。父、母续被宁玛派判为九乘佛法中“内密三乘”的下乘,称摩诃(大)瑜伽、阿耧(无比)瑜伽。   父、...

    陈兵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849281.html
  • 三性与

    遍计所执不过是迷情上所执的妄相,犹如病眼见空花,其体本无。因为这种自性完全是由名言假名安立的,若离能所名言,就根本无有三自性可得,故名相无性。《解深密经》云:   “此由假名安立为相,非由自相安立...建立在前埏的基础上的,可见此三相的成立是相依相侍、互为依存。何以故?因吾人的认识的依他起法上的缘生法属能所相,故要依名相,如执实名实相,名相相应则成遍计执。以名相应的遍计执为缘方能了知依他起相,遍...

    法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4849717.html
  • 西藏佛教的宁玛派

    远离戏论,认识明空无的空理的是“了”。  又说,心的行相——“现分”——为生死,心的体性——“空分”——为涅槃。生死涅槃在自心性体空中,本来无有分别,因此说“生死涅槃无别”。  在修行方面说,若...遍照护(vairocana raksita)所传,十三部是无垢友所传。陇部是遍照护所传。教授部分:甚深宁提(snin-thig)教授,是无垢友所传;空行宁提是莲花生大师所传。依着这些密法的弘传,就...

    法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5555114.html
  • 慈恩宗的传承及其中心思想初探

    ,此用护法的正义,说诸识生起之时,现似见分与相分两分是依他,意识从而周偏计度,执为能所,则是偏计所执。  其次,慈恩宗又用唯识所现来解释世界。这是说世界现象都由人们的第八种识即阿赖耶识所变现,而前七种识再据以从自识上变现外境影像,而缘虑执,以为实在。又指在阿赖耶识中是有蕴藏着变现世界的功能,即所谓种子。其性质有染有净,即有漏无漏类。有漏种子为世间法之因;无漏种子为出世间法之因。从而说明本来...

    虞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20657403.html
  • 瑜伽禅观

     唯识学的修行,最后要达到的目标是境、识双泯(空),亦即须放下能识、所识、能、所的对立,这样才能够以无分别智契入离言自性。虽然唯识论理在证成“一切唯识所现”时,因“假必依实”论而有点拖泥带水,...一样是以泯绝能所的“无分别智证真如”为其目标的。弥勒的《辩中边论颂》云:  依识有所得,境无所得生;依境无所得,识无所得生。由识有得性,亦成无所得;故知:有得、无得性平等。  一切现象界,都是虚妄识所...

    释昭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3157493.html